《乡见东安》第七期:从古埠新声到城脉通途
2025-10-27 09:34:3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东安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田文 | 作者:严洁 秦浩 唐游光 文一冰 何丽 陈学华 陈俊宏 陈前 唐佳莉 邓志宇 唐桂海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5467

新湖南客户端10月27日讯(通讯员 严洁 秦浩 唐游光 文一冰 何丽 陈学华 陈俊宏 陈前 唐佳莉 邓志宇 唐桂海)乡见东安,见山见水见振兴。让每一次“乡见”,都成为触摸乡村振兴脉动、聆听时代前行足音的鲜活注脚。《乡见东安》第七期我们漫步湘江之滨,走进紫溪市镇渌埠头村,聆听“江湾古埠”焕发的新歌;走近石期市镇新华村的“领头雁”蒋平香,感受橙园飘香背后的桑梓情深;最后,探访东安路网建设新进展,见证“城脉贯通”带来的蓬勃活力。

故园新貌:江湾古埠漾新歌

(湘江第一湾航拍图)

走进湘江入湘第一湾——紫溪市镇渌埠头村。湘江荡漾,田园如画,这里既是家园,更是一幅“山水乡愁”的生动画卷。



(渌埠头村沿江村落风景)

湘江如碧带绕村,这里素有“入湘第一埠”美誉。始建于1783年的沉香寺静立二百余载,寺前古木镌刻时光。山下的古盐码头与青石街巷,见证了清末民初的盐运繁华,曾有“万盏明灯”映照夜间盛景。每年端午,龙舟竞渡,将团结拼搏的民俗文化代代相传。



(渌埠头村)

近年来,渌埠头村借乡村振兴东风,推进绿化、美化、亮化工程,发展起民宿和农家乐,让“美丽风景”转化为“美丽经济”。游客可夜枕江涛、晨闻钟鸣,品尝地道河鲜,体验乡村生活的惬意与红火。

桑梓英才:头雁振翅“橙”香漫

(蒋平香的脐橙产业园)

五年前,还是一片荒山的这片坡地,如今已果树成荫。这一变化,离不开石期市镇新华村的“领头雁”——党总支书记蒋平香。

(蒋平香教村民查看花卉的生长状况)

2019年,蒋平香放弃城市高薪,返乡创办合作社,带领村民开垦千亩荒坡,建成现代化脐橙产业园,同步发展红薯、花卉等多元产业。蒋平香说,当初回来只有一个念头,带领老百姓致富,让他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。



(打包装箱的脐橙)

去年,合作社农产品总产量350万斤,产值突破700万元,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,带动120人就业,人均年增收1.8万元。24户脱贫户年获分红超16万元,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。



(蒋平香走访了解村民的日常生活)

蒋平香的赤诚,既体现在产业大局上,也融入对村民的关怀中。去年夏天,79岁的独居老人蒋祥绍深夜突发疾病,她十分钟内赶到,连夜护送就医,并组织党员轮流照顾。

“平香10分钟就赶到,救了我一命,比亲闺女还贴心。”石期市镇新华村村民蒋祥绍言谈间满是对蒋平香的夸赞。

蒋平香常说,“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。我是党员干部,他们需要,我就第一时间站出来。”



(蒋平香的花卉种植基地)

作为市县人大代表,她坚持记录民情、传递民声,多项建议获政府采纳。她用实干带领乡亲们把荒山变成金山,在新华村热土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。

发展新程:城脉贯通“活”力涌

(官田路口下穿涵洞通车)

贯通“大动脉”,畅通“微循环”。东安县通过推进“平改立”与主干道提质工程,致力于路网的畅通、扩容与品质的焕新升级,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提速。

对于湘桂铁路沿线不同道口“平改立”因地制宜进行设计:井头圩镇采用桥梁上跨铁路,官田路口采用“桥梁上跨+框架涵洞下穿”模式,湖塘大桥旁等三处设置下穿涵洞。目前,官田路口、紫溪曲溪路口及湖塘路口的三处下穿涵洞已通车,有效解决了人车出行等火车的问题。



(官田路口)

日常出行常走官田路口的市民黄雨慧表示,“以前要不就等火车,要不就走交警大队那边,很麻烦。现在人车走下面,又安全又快捷。”



(东安三小人行天桥)

县城主干道改造同步推进。八角街、舜皇路面貌一新,新增500余个停车位,人行道改造让老人买菜、孩子上学更安心。建设路正进行地下管网铺设,东新路将对人行道进行混凝土压模地面改造并摊铺沥青。



(永新高速东安连接线通车)

去年建成的永新高速东安连接线,连通高速下道口与环城北路、官田北路,大幅缩短居民上下高速时间。



(绕城南路和御江路)

高铁新城片区的绕城南路和御江路已全面完工,可进一步完善主干路网,为高铁新城发展奠定基础,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。

连接紫水河两岸的御江大桥项目也已提上日程。建成后将直接连通女英中路与娥皇路,打破紫水河交通阻隔,对优化城市布局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全景记录城乡蝶变、解码发展密码、凝聚前行力量,以上就是本期《乡见东安》的全部内容,我们下期再见。

责编:田文

一审:何璐

二审:王坤

三审:何军成

来源:东安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

东安融媒